02
曲線救國
多點轉型做ERP軟件,機會多大?
先看機會。從需求端來看,它是有市場空間的。當前實體零售商正面臨全渠道轉型,而實體店現有的ERP系統難以很好地支持全渠道業務。按照多點的構想,未來的實體零售企業需要一個基于全渠道業務邏輯的、廣泛布局移動端的、以SAAS方式提供服務的全新ERP系統。
“多點考慮的是未來3-5年的市場趨勢,屆時商家的ERP都會部署在云端,服務都是以SAAS的形式開開展。”上述多點內部人士表示。
一位零售行業ERP軟件從業者亦表示,傳統ERP軟件在面臨全渠道業務時會遇到自身的限制。“舉例來說,當大量消費者通過小程序下單的時候,ERP系統就會面臨多線程、并發任務的考驗,系統容易發生宕機的情況。而在傳統業務邏輯下,消費者都是通過收銀機來結算的,一家門店收銀機撐死了不超過100臺,任務模式相對簡單”。上述從業者表示。
因此,基于傳統ERP部署,實體店開展全渠道業務都是通過開發一些接口將小程序、電商系統、到家平臺等連接到ERP上。但這種情況往往是治標不治本,并沒有在底層邏輯上解決問題,一旦任務量過大,系統容易出現問題。
上述多點內部人士表示,基于全渠道業務模式的多點Damll OS系統具有傳統ERP軟件不具備的優勢。以消費者畫像為例,多點的系統可以分析到消費者的消費頻次、復購周期,甚至對某個商品的瀏覽和收藏情況都有分析,而這些功能是傳統ERP系統難以實現的。
再說風險。上述ERP從業者認為,多點的想法是好的,但實現起來難度頗大,可謂有空間、沒時間。
首先是系統自身打磨的問題。上述ERP從業者表示,一套成熟ERP軟件需要多年時間的打磨和錘煉,并且在不同類型的客戶身上測試通過才算成型。目前業內熟知的ERP企業至少都經歷過十年以上的零售業經驗,經歷過反復迭代和不斷完善,才能在行業擁有一席之地。而多點Dmall OS系統一來創立的時間不長、缺乏沉淀,二來只有物美系的超市在使用,缺乏足夠的客戶積累。
上述多點內部人士亦表示,多點Damll OS系統90%的客戶都是物美體系的超市。
其次是系統切換成本過高。一家零售企業要切換自己的ERP系統,需要公司從上到下的配合執行,這個過程少則3-6個月,多則半年到一年。除非公司一把手痛下決心,否則很難進行ERP系統的切換。從零售企業實際系統更新情況來看,零售商一次性投入建設系統之后大概率不會更換系統,每年只是花少量錢在系統維護上。
最后是市場總量的問題。上述ERP從業者分析,國內零售企業在ERP系統上的預算并不高,一套ERP系統花個上千萬就算是很奢侈的了。而且在移動互聯網時代,各類跨界而來的軟件企業給實體零售商灌輸了“免費”的思想,這讓零售商更加不愿意投錢到軟件系統上。
假設百強連鎖企業每家企業都花1000萬元切換ERP系統,100家企業也就是十億元市場總量,更何況ERP系統一旦建成,后期就只需要維護費用,這個花費就更低了。
我們做一個極端的設想,假設多點將連鎖百強企業都發展成它的客戶,多點一年獲得的收入總額也不超過10億元,而且系統一旦建成,后期的維護費用會越來越小,多點可以得到的營收也將越來越少。
而為了打造這個系統,這些年多點燒掉的錢可能不止10個億。以多點1500名研發人員為例,按照一名IT工程師20萬的年薪計算,一年下來光給程序員發工資就要3億元,這還不包括總部人員的管理費用、辦公費用、差旅費用以及服務器和硬件耗材的費用。
因此上述ERP從業者認為,從投入和產出進行分析,多點進軍企業ERP并不是一個劃算的生意。
“不排除另一個可能是,多點希望通過ERP系統來深度捆綁零售商,以更好推廣它的到家業務,這根本上是一種曲線救國的行為”。上述ERP從業者表示。
來源:第三只眼看零售 趙向陽 共2頁 上一頁 [1] [2] 關注公號:redshcom 關注更多: 多點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