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五四三二一,上鏈接”,“三二一,上鏈接,買它!”10月20日晚到21日凌晨,有數億用戶守在直播間里,開啟了自己新一年的“雙11”“買買買”之旅。
“雙11”這個由淘寶商城創造出來的促銷節點,十多年過去,已經成為中國的全民購物節。年年歲歲花相似,歲歲年年人不同,隨著電商與社會的發展不斷演變,每年的“雙11”也都有“不同”。
今年,直播購物正是“不同”之一,它所代表的營銷新場景也成為了“雙11”這個電商老戰場里所爆發的“新戰役”。在“夜間消費”這一新概念的背后,是電商們更為精細的用戶耕耘,也是它們求增長的決心。
當然,無論新舊,“雙11”的本質一直是促銷節點,而促銷的致勝法寶一直是低價。由于特殊的消費環境以及各家電商對低線市場的持續關注,今年的“雙11”低價之爭更為激烈,也更為本質。
低價也有低價的不同,在老戰場、新戰役里,電商們再次將自己的低價哲學發揮到了極致。熱鬧是它們的,也是我們的。
而誰能讓雙十一更回歸本質,就要靠各自真本事了。
老戰場與新戰役
今年的“雙11”,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。10月21日凌晨,隨著天貓開啟預售,新一年的電商狂歡再次開啟。
“雙11”,這個由淘寶商城(天貓)所開啟的促銷節點,如今已成為每年中國最大的購物節之一,甚至可與美國的黑五相提并論。伴隨促銷的常態化,“雙11”的新鮮感與神秘度急劇下降,越來越套路的促銷法則與近年來成交額增速的下滑成為“雙11”“老化”的表征。
至于今年的“雙11”,足夠特殊,也足夠“新”。
受疫情影響,國內消費增速放緩,消費者的購物欲望也因各種不確定性的增加而受到抑制。
在全社會消費增速下滑的同時,電商成為一抹亮色,前三季度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66477億元,增長15.3%。作為電商巨頭的阿里、京東們在疫情后時代的消費復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,隨著“雙11”的到來,它們的這一作用更為凸顯。
如果說電商是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和拉動內需的最大推動力,那么作為電商最大促銷節點的“雙11”則是其中的頭號火車頭。正如天風證券所說,“2020年受疫情推動,電商滲透率創歷史新高,同時,“雙11”為本年最后一次大促,平臺及商家均給予厚望。”
事實證明,對此,阿里們早有覺悟。今年,天貓宣布由“光棍節”變為“雙節棍”,設置兩個售賣期,預售期更是提前到10月21日;京東在11月11日后延長了兩天的續售期。更長的促銷時間,給了受疫情影響的商家們更大的應對自由度。
這次的“雙11”,“新”的不只有時間,還有玩法。直播,作為今年最大的電商風向,當然也被引入到了“雙11”之中,甚至成為主要玩法。而聚劃算作為阿里重要營銷引擎,也首次提出了四大關鍵玩法。
可以看到在聚劃算的“雙11”行程表中,超級夜場、明星直播、百億補貼是最主要的三項內容——而它們之間顯然是相互貫通的,畢竟消費者上線時間大多就是在晚上,聚劃算在雙十一期間通過直播間承載著補貼之后的價格力優勢,同時將品牌戰場轉向夜間,無疑將挖掘出更大的消費潛力,也是很聰明的做法。
熬著夜看直播、搶護膚品,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的日常。根據阿里媽媽發布的《超級夜場經濟潛力與熬夜人群洞察》報告,每天全國有近2億消費者在晚8點到凌晨6點活躍,11點過后仍有超1億人在深夜剁手。
“半夜的時候連挑個臺燈都挑得津津有味”,白天好好工作、晚上好好玩兒的“補償”心理使得消費者在夜間的消費欲望飆升,消費決策更快。因此,在電商用戶增長困難的當下,夜場經濟無疑成為新賽道。
此前,聚劃算就洞察這一趨勢,打造“超級夜場”營銷IP,在過去三個月助力飛利浦、林氏木業等品牌拉動10余倍爆發增長,其中夜間成交占比更是達到50%,夜間新客成交高達六成。如今,隨著“雙11”的到來,聚劃算再次將目光放到了“夜間經濟”上,試圖通過多業務升級,利用超級夜場的全時段爆發,來開辟一條屬于自己的專業化賽道,集結2.8億“夜貓子”,助力全行業多品牌新客翻倍。
當然,在整個聚劃算雙十一“超級夜場”中,重要手段之一是直播。今年,在直播東風下,聚劃算成立了以劉濤(劉一刀)為核心的“星播團”,今年“雙11”,聚劃算包含景甜、李好、肖央、秦海璐、閆學晶在內的的七位明星主播將領銜近百場直播,并計劃通過內容深度打造引導超過100億元的成交額。
每年的“雙11”,對電商來說都是一次集中練兵,當年的新戰略、新技術、新方向都將在“雙11”戰場上試驗、推出。今年,“雙11”聚劃算顯然成為了夜場經濟、直播這些新賽道的試驗場。老戰場里一塊新的競爭高地已經開辟,電商們又到了各展未來的時候。
挺進“低價戰場”
“沒點數學功底玩不轉,沒語文功底也參加不了”……近年來,類似對“雙11”的吐槽不斷。越來越頻繁的促銷、越來越透明的價格政策,使得“雙11”降價變得“朦朧”,低價還是有的,只是需要消費者多耗費些精力去計算、去獲得。
而今年,“雙11”變得“本質”起來,降價就是降價、促銷就是促銷。其中,聚劃算的大殺器就是已經“一年香”的百億補貼,并喊出“全面升級大牌補貼,補上追補,全網低價”的口號。
當然,推出“百億補貼”的并不只一家,也在“全網低價”上多有強調。這一年的“雙11”,電商巨頭們在低價上是認真的!
有消費者對各家平臺的補貼力度進行了比對,海藍之謎精華面霜(30ml)在官方旗艦店預售價1520元(有贈品),在聚劃算百億補貼下699元,拼多多百億補貼下796元。
低價市場是近年來電商競爭的主戰場,一方面拼多多依靠下沉市場路線獲得用戶的快速增長;另一方面阿里、京東近年來也在通過特價淘寶、京喜自上而下探索下沉市場,甚至于去年全面“復興”的聚劃算承擔的也是幫助阿里深耕下沉市場的任務。
共2頁 [1] [2] 下一頁
關注公號:redshcom 關注更多: 補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