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  您所在的位置:紅商網·新零售陣線 >> 新零售頻道 >> 正文
    餓了么百億補貼“防守”美團

      兩個月前,市占率常年屈居美團之下的餓了么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補貼大戰,平靜已久的外賣市場戰火重燃。在餓了么的對外信息披露中,此舉被定義為“餓了么與美團戰事升級”。

      但近日,億邦從多位業內人士及商家處獲悉,由于效果不佳,餓了么正根據對手節奏及不同地方市場格局慢慢減少補貼投入,美團也會相應地逐步降低補貼力度。對此,餓了么官方向億邦給出否定回應,并表示百億補貼還在進一步加碼。

      10月14日,餓了么向億邦表示,自8月27日正式上線以來,百億補貼的覆蓋城市、商家數量、補貼品類和補貼總額持續增長,重點補貼城市從首期的上海、北京、杭州、廣州等24城擴至124城,補貼范圍也將從餐飲逐漸擴展至全品類。

      百億補貼是塊磚,哪里需要哪里搬。但餓了么將從電商和直播平臺學到的經驗移植到外賣領域,真金白銀砸下去,效果未見得立竿見影。

      一方面,部分商家在降低滿減幅度后再參與百億補貼活動,用戶實際享受到的優惠幅度并沒有明顯變化,引起小部分用戶不滿和大數據“殺熟”的質疑。另一方面,市場份額不到美團一半的餓了么在早期未能壓制對手,如今再想靠補貼燒錢換市場,代價將會更大。

      錯失先發優勢的餓了么,還能否在與美團的中場戰事中殺出重圍?

      現在下狠手“已經晚了”

      餓了么推出百億補貼計劃后,私募基金投資人白斌(化名)曾與該公司內部人士交流近期策略及變化。他告訴億邦,這更多地是一個防守動作,餓了么未必指望靠百億補貼翻盤,只是不補貼,市場份額就會被美團持續擠壓。

      8月24日,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檢測平臺Trustdata發布《2020年Q2中國外賣行業發展分析報告》。報告顯示,自2019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二季度,美團市場份額持續擴大,從63.4%增至68.2%,餓了么(不含餓了么星選)的份額則減少了2.1個百分點至25.4%。

    美團與餓了么市場份額對比 來源:Trustdata

      實力懸殊,餓了么不得不另辟蹊徑,走百億補貼這步險棋。

      億邦從商家處獲得的一份解析文件顯示,百億補貼是餓了么平臺針對優質忠誠商戶推出的專項補貼,由商戶和平臺按照比例共同出資,從而生成一個與滿減同門檻同享的優惠活動,補貼金額可與紅包、滿減疊加使用。

      具體流程上,餓了么平臺會先基于歷史數據智能生成百億補貼的滿減檔位,然后確定商戶與平臺追加出資比例(一般為1:1或者1:2),如商家出資2元,餓了么按比例再補貼2元或者4元。這樣一來,用戶就能在滿減優惠的基礎上,再享受到4元或6元的“百億補貼”。

      餓了么要求,商家參與百億補貼報名后不可取消,但同時也開出了相當有誘惑力的條件:

      首頁金剛位頻道、天降展示、磁貼位、頂通位置,都能點擊進入查看參與“百億補貼”餐廳;

      列表頁、提單頁、搜索項、導購頁、提單頁都會露出百億補貼標簽 ;

      平臺補貼無上限 (每單補貼,店鋪總補貼都無上限);

      透過精準營銷能力投放優惠,提升用戶下單轉化率;

      商家資源投入產出比最大化。

      關于百億補貼的效果,餓了么的預期是:在顧客端刺激下單,提升交易轉化;在商戶端按比例補貼,獲取額外流量加持。

    餓了么百億補貼金額對應預估訂單增長比例 來源:“百億補貼”解析文件

      對于商家而言,出資金額越高,平臺補貼力度越大,獲得的訂單增長就越高。餓了么在解析文件中預估,6元補貼額度對應的商家訂單增長為2.2%~3.3%,12元補貼額度對應的訂單增長為5.5%~6.7%。

      但短期的訂單增長,并不意味著餓了么有實力與美團一較高下。白斌向億邦分析稱,一方面,美團產品供給更豐富,用戶已形成相對穩定的消費習慣,一部分用戶可能已經無從了解餓了么推出的百億補貼。另一方面,餓了么靠百億補貼吸引到的大多是對價格敏感的用戶,粘性不強,“補貼一撤就跑了”。

      至少在目前這個階段,光靠流量引導,餓了么已經很難徹底翻盤。

      白斌告訴億邦,阿里最初扶持餓了么并不是只想給流量,但或許因為內部機制或戰略資源分配問題,導致最終呈現出的結果是阿里給餓了么的扶持只有流量。阿里通過支付寶、優酷、淘寶等聯合的“88會員”向餓了么導流,這一步棋走得很穩,截至今年6月30日,單支付寶平臺就為餓了么帶來了45%的新增消費者。

      “問題在于,阿里早期對餓了么的扶持力度,與其所宣稱的本地生活板塊的戰略重要性不相匹配。”白斌告訴億邦,2018年,阿里指望餓了么用30億元打贏夏季戰役,但它遠遠低估了本地生活業務的難度。

      在他看來,由于補貼力度不夠,阿里沒能在早期徹底壓制住美團。“美團早就穩了,餓了么現在下狠手為時稍晚,再通過補貼去打美團代價會更大。”

      平臺真砸錢,商家玩套路? 

      餓了么百億補貼啟動之初,曾有不少用戶直呼“真香”。

      一些餓了么用戶早期在知乎、微博等社交平臺曬出的訂單截圖顯示,部分外賣訂單光百億補貼一項優惠就高達10-20元,最終下單實付金額不到10元,有用戶感嘆“餓了么這波操作簡直毀了我的經濟學常識”。

      但很快有用戶發現,同一家店的同一份訂單,自己與其他用戶獲得的補貼金額不一致;或者在享受過一兩次高額補貼后,再次下單時“百億補貼”金額大幅下降。

      出現第一種情況,是因為餓了么的補貼策略不再是“廣撒紅包”的邏輯,而是更加集中和聚焦,針對重點區域、重點人群進行精細化運營,優惠金額精準匹配到不同用戶時會有所浮動,在提高補貼效率的同時為商戶節省費用。

      這種“差別對待”呈現到用戶端,得到的反饋可能趨向兩極化:被重點運營的用戶對百億補貼好感度倍增,下單頻次及用戶粘性增加;另一部分用戶在不清楚餓了么補貼策略的情況下,會消極地認為自己被平臺大數據“殺熟”。

      一位外賣平臺重度用戶觀察發現,餓了么百億補貼針對未開通會員的用戶補貼金額更高,開通會員的用戶優惠相對較低;美團也存在類似情況,不開會員能收到平臺派發的紅包,金額5-10元不等,開通會員后則不再收到。

      至于后一種補貼金額下降的情況,則可能因為整體補貼幅度在降低。多位外賣從業者及私募基金人士告訴億邦,由于“百億補貼”沒有達到預想中的效果,餓了么正在逐漸撤投入、降低補貼幅度。

      一位從業者向億邦分析,部分商家會先將滿減幅度調低后再參與百億補貼活動,這樣能節省下補貼資金,再加上餓了么調低補貼幅度,最終用戶感知到的補貼幅度就會不夠明顯。

    2頁 [1] [2] 下一頁 

    關注公號:redshcom  關注更多: 餓了么

    ✍保賺1000萬✍保賺1000萬✍保賺1000萬
    關注國學故海頭條號:揮斥千古今朝,源說百年人生。
    [添加微信公號:myway2059,關注國學故海]
    [觀看西瓜視頻,關注國學故海]
    研究報告、榜單收錄、高管收錄、品牌收錄、企業通稿、行業會務






  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,午夜片神马福利在线观看,国产口爆吞精在线观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