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31日,安徽華人健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“華人健康”)向深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,擬沖擊創業板。
這家經營連鎖藥店的企業,在安徽已擁有850家藥店,去年在江蘇、河南又新增了30家門店。
但整體上看,華人健康的擴張計劃談不上順利,兩家外地子公司在2021年共計虧損了近600萬元。不僅如此,其整體擴張計劃也有所停滯,2021年僅新增了107家門店。這與這家公司計劃的未來三年新增648家門店存在較大差異。
此外,華人健康的同行上市公司,股價在過去一年均出現大幅下跌,這令眾多華人健康的股東對公司上市后的表現難以心安。
01
擴張步伐有些費解
2019年-2021年,華人健康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5.22億元、19.31億元、23.39億元;2020年及2021年分別同比增長26.84%、21.12%。
從營收結構來看,華人健康主要以代理和零售業務為主。2021年,這家公司的零售業務貢獻了15.59億元的營業收入,占總收入的66.7%;同期,代理業務為公司貢獻了5.88億元的營收,占總收入的25.1%。以上兩種模式均以銷售中西成藥為主,分別占各自業務比例的79.28%、94.43%,此外還有醫療器械、保健食品等為公司貢獻少部分收入。
除此之外,終端集采、信息服務也為公司貢獻了一些收入,具體如下表所示。

目前,代理業務方面,華人健康與上游合作廠家有上海醫藥集團、廣州醫藥集團、麗珠醫藥集團、齊魯制藥集團、四川峨嵋山藥業、辰欣藥業等。據披露,華人健康與這些公司合作了6-13年不等。數據顯示,截至2021年12月31日,這家公司正在合作的代理品牌為502個。
線下門店銷售業務是這家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。截至2021年底,華人健康共擁有直營門店 880 家,且以安徽地區為主,分布在合肥、蕪湖、亳州、安慶、六安、宣城、淮北等地,共有850家門店。2021年,華人健康在安徽地區的營業收入約為15.4億元,占零售業務收入的98.77%。
值得一提的是,華人健康正在放慢擴張步伐。據招股書披露,2019年-2021年,華人健康的門店數量分別為607家、771家、880家,2020年及2021年分別新增164家、109家。
但從數據來看,華人健康在安徽省內的規模并不占優,其放慢擴張速度的做法也令人有些費解。
根據招股書援引的《藥品監督管理統計報告(2021年第二季度)》顯示,截至2021年6月底,安徽省共有零售連鎖企業門店11443家、零售藥店9374家。可見,華人健康的在安徽省內的門店數量僅占省內零售藥店的10%。
而在省內放緩發展腳步的華人健康,目前正在試圖向省外擴張。
2021年9月,華人健康以4076萬元的價格,通過股權收購南京同和堂100%股權,實現了在南京地區新增14家門店。到2021年底,華人健康已在南京擁有26家門店,鄭州擁有4家門店。也就是說,華人健康2021年的擴張計劃中,省外新增門店的數量占據了近三成。
但另一方面,華人健康的省外擴張并不順利,南京、鄭州兩地的門店在去年共計虧損了582萬元。
不僅如此,華人健康的發展規劃與實際擴張效果存在矛盾之處。
此次IPO,華人健康計劃募資6.1億元,其中5.6億元用于營銷網絡建設,占所募集資金近92%。
據招股書披露,華人健康的營銷網絡建設項目計劃3年內在安徽省、江蘇省及河南省重點城市開設648家直營門店,平均每年新開設216家,平均新開一家店需要花費86萬元。并且,這一項目的投資回收期為5.25年。
不難看出,華人健康的發展規劃與實際發展情況出現較大偏差。這家公司所計劃的每年開店216家與實際新開店鋪107家存在較大差距。但實際上,這家公司并不缺錢。
2019年-2021年,華人健康的貨幣資金分別為1.34億元、2.06億元、2.85億元。折算下來,僅2021年新增的8000萬元就可以新開店鋪90余家。 共2頁 [1] [2] 下一頁 搜索更多: 華人健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