懸崖邊徘徊
在內部員工看來,城更集團成為裁員重災區主要因為公司當前資金緊張,“城更項目周期長,現金回流慢”。
下半年來,關于房企裁員的消息此起彼伏。
銷售端驟然遇冷,融資端口幾近枯竭,流動性承壓,違約不斷,房企不再提規模,努力構筑安全邊際確保“活下去”成了首要目標。
實際上,“三道紅線”出臺以來,富力地產一直在降杠桿的路上狂奔。為此,其多次拋售資產回籠資金,猶如壁虎斷尾。2020年四季度,富力地產通過出售若干項目的部分權益變現了約40億元的資金。
這一動作延續到了2021年。
兩個月多前,李思廉及張力將已經提交招股書的富力物業以100億元的價格出售給了碧桂園服務。獲得流動性籌碼的二者隨即表示將馳援富力地產80億港元的資金,獲得兩大老板馳援的富力地產聲稱,“預期將有足夠資金應付短期內到期的債務。”
開源的富力也在盡力節流。
2021年上半年,受“三道紅線”影響,富力地產減少了投資力度,當期的投銷比僅為4%,其中88%為城市更新項目。管理層表示,公司近期將通過城市更新目標轉化可售建面約800萬平方米。
截至6月末,富力地產實現全口徑銷售額650.8億元,其中城市更新項目貢獻了146億元銷售額,占比超20%。
在億翰智庫研究總監于小雨看來,城市更新項目將逐步成為支撐富力地產業績的中堅力量,但其同樣指出,“城市更新項目轉化較慢,長期來看并不能保障企業規模擴張。”
有了城市更新對土儲帶來的支撐,富力地產減少了在公開市場的拿地力度。富力內部某投拓人員對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,公司已經很久沒有在公開市場拿地了,內部日常工作主要依賴城更項目轉化。
富力的償債壓力依然很大。
今年上半年,其貨幣資金較2020年末減少129.09億元至127.64億元,而同期有息負債金額為1433.5億元,其中519億元將在未來一年內到期,現金短債比僅為0.25,在手現金遠無法覆蓋到期債務。
不止現金短債比一項指標,截至6月末,富力凈負債率為123.5%,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為74.9%,是少有的踩中三條紅線的房企。
債券方面,wind數據顯示,雖然今年內富力已無到期債券,但在接下來的一年里,其將面臨5筆債務的到期,共計金額86.15億元。
10月18日,穆迪將富力地產的公司家族評級(CFR)下調至“B3”,評級展望為“負面”。穆迪認為,富力地產流動性很弱,雖然股東承諾提供的百億資金將緩解公司的再融資壓力,但其仍需靠新的融資或資產出售來解決未來6-12個月的債務到期問題。
“找錢”是富力的當務之急。
今年10月,李思廉疑似轉讓了永升(亞洲)16%的股權,并清盤了其所持有的縱橫文學2%股權。在外界看來。李思廉正在通過套現個人投資為富力地產“輸血”。
一年前,富力集團副總經理陳志濠在接受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酒店業將從疫情“受害者”變為“得益者”,而今富力正急于擺脫這個“得益者”,有富力地產內部人士對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表示,公司正在為旗下的酒店業務尋找買家。
來源:國際金融報 記者:孫婉秋 吳典 共2頁 上一頁 [1] [2] 搜索更多: 富力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