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借殼三年后,業績承諾期的最后一年,奧賽康營業收入、凈利潤均同比下降。除了業績,其溢價11倍收購江蘇唯德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60%股權一事,也備受關注。
4月27日晚,奧賽康發布2020年業績報及2021年一季報。該公司于2020年實現營收37.83億元,同比下降16.29%;實現歸母凈利潤7.22億元,同比下降7.6%。

但在今年一季度,奧賽康實現營收9.31億元,同比增長31.33%;實現歸母凈利潤1.78億元,同比增長67.35%。
截至4月28日收盤,公司報收14.61元/股,跌2.08%,總市值135.6億元。

業績承諾完成
奧賽康的2020年業績之所以備受關注,是因為這是它借殼三年后業績承諾的最后一年。該公司全稱“北京奧賽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”,早在2018年通過借殼東方新星上市。
此前,奧賽康在接受《國際金融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“公司業績承諾為三年(2018-2020)累計計算,合計需完成約20.6億元。公司在2018、2019年度已完成約14.2億元,2020年度需完成約6.4億元。最終數據請以公司披露的2020年年報為準。”依據當前年報數據,該公司2020年的扣非凈利潤為6.72億元。由此可見,公司業績承諾已完成。
不過,雖然完成了業績承諾,在疫情壓力下,公司2020年的業績并不理想。尤其是上半年,該公司營收同比下降34.72%至15.02億元,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40.32%至2.28億。對于此,公司表示,其主營產品以供住院患者使用的注射劑為主,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較大,所幸下半年業務恢復至正常水平。
集采壓力不小
拋除疫情這一偶發因素,集采對這家公司的影響不小。眾所周知,奧賽康是國內質子泵抑制劑(proton pump inhibitors,簡稱PPI)注射劑龍頭。在國內6大質子泵抑制劑中,其擁有5個,整體市占率位居國產品牌中第一。然而,隨著仿制藥不斷被納入集采,2021年2月3日,第四批集采在上海開標,注射用泮托拉唑被納入,該公司亦在中標名單中。 共2頁 [1] [2] 下一頁 搜索更多: 奧賽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