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燈盞花藥業財務情況
龍津藥業稱,收購標的燈盞花藥業目前已建成年提取燈盞花素6噸的生產線,燈盞花草年處理量約4500噸,口服用燈盞花素提取物也已于2017年1月16日取得了云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《中藥提取物生產備案表》。由于環評批復及排污許可證正在辦理中,因此在公司注冊三年之后,還“處于建設階段”。
另一家收購標的也同樣詭異。
標的二“云南三七科技燈盞花種植有限公司”成立的更早,2014年2月便注冊成立。該公司經營模式是以保底價對農戶所收割的燈盞花鮮草進行收購,通過機器烘干或人工晾曬,進而銷售給關聯企業云南三七科技燈盞花藥業有限公司,也就是標的一。
這家成立已四年的公司,財務狀況仍然讓人有些匪夷所思。
公告顯示,標的二“燈盞花種植”2016年收入為83.12萬元,凈利潤為虧損73.46萬,2017年截至5月底,營業收入24.42萬元,凈利潤虧損72.7萬元。

燈盞花種植財務情況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收購交易對方“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”,其副董事長曾立品是收購方龍津藥業二股東“立興實業有限公司”的實際控制人曾繼堯之子,屬于關聯交易。
凈利三分之一來自理財 未來占比或更大
新浪財經在年報中還看到,2017年,龍津藥業短期保本型理財產品理財收益約為 1137.41萬元,占到當年公司3516萬凈利潤近三分之一。
不僅如此,公司在給交易所問詢的回復公告中還明確表示,預計2018年1-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36.08萬元至2106.18萬元,而截至2018年5月,公司投資理財產生的收益預計可達450萬元,占當期預計凈利潤比例預估為20%至50%。也就是說,公司買理財的收益對利潤的貢獻很可能還將進一步增加。
今日生物醫藥上市公司股價泥沙俱下,龍津藥業也未能幸免。值得一提的是,截至今日收盤,公司股價自上市后最高點,已跌去四分之三。
(新浪財經 公司觀察 文/丁昊) 共2頁 上一頁 [1] [2] 搜索更多: 龍津藥業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