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,隨著喜茶、奈雪的茶的誕生行業掀起了一股“新茶飲”風潮。
隨后茶飲品牌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出,茶顏悅色、檸季等逐漸打開了市場。步入2021年,檸檬茶、咖啡等細分領域被資本所關注,霸王茶姬、萬茶均受到市場的青睞。
近日,阿里旗下盒馬網絡宣布正式入局咖啡市場,推出自營品牌“盒馬咖啡”,依附于盒馬鮮生開設線下門店。
目前,“盒馬咖啡”還處于局部測試階段,僅在云南昆明開設有“盒馬咖啡”門店,旗下飲品除美式咖啡、拿鐵等經典系列之外,還具有云南特色風味的咖啡系列。
在新茶飲領域不斷受市場關注的今天,盒馬布局咖啡賽道意欲何為?又能在咖啡賽道上激起多大的水花?
“盒馬咖啡”踩準入場的時機
一個很明顯的現象,就是現在一些咖啡品牌,門店數量一年比一年多,開店速度越來越快。
60%門店開在縣城的幸運咖,短短一年時間里,線下門店數量已經突破了400多家;以線上模式開店的挪瓦咖啡,今年初僅有400家門店,到了10月門店數量已經過千,這背后則是整個咖啡市場規模不斷擴張。
數據顯示,目前,現制茶飲規模約為700億元,而現磨咖啡規模占比達到了38%,市場體量上并不小,在星巴克、瑞幸咖啡等連鎖咖啡品牌推動下,現磨咖啡的市場滲透率在不斷提高。根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,預計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。

而作為日常的一款休閑飲品,伴隨消費觀念的轉變,咖啡也不再是“提神醒腦”的飲品,逐漸成為當前消費者的主流消費商品,開始貼切人們的消費和生活中,站在這一維度,盒馬布局咖啡市場并不意外。
回歸到盒馬本身,咖啡門店也能成為盒馬鮮生的消費場景區的一部分,為用戶提供良好的消費體驗。
目前盒馬鮮生產品類型主要集中在生鮮、餐飲、百貨等領域,對現制產品的涉及較少,對于一部分消費者來說,具有咖啡、茶飲等現制飲品的需求,咖啡門店的出現,剛好能夠滿足部分盒馬鮮生用戶對現制飲品的需求,豐富盒馬鮮生的消費場景。
同時,盒馬咖啡也能夠為盒馬鮮生引流,彌補盒馬鮮生的流量空白,進一步擴充盒馬鮮生流量來源。
盒馬鮮生的主要消費群體集中在25-40歲之間,24歲及以下的用戶分布相對較少,而咖啡的消費主體人群主要集中在20-40歲之間,并且隨著消費群體趨于年輕化,咖啡的消費主體人群逐漸向左端延伸,盒馬咖啡的引入,可以提升盒馬鮮生20-25歲之間的流量人群,彌補年輕流量的不足。
站在阿里的角度,布局咖啡市場,也是進一步豐富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布局,提高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護城河、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。
此前,阿里宣布將“盒馬集市”與“淘寶買菜”兩大品牌統一為“淘菜菜”,進一步發力社區電商,通過對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加碼,豐富自己的業務護城河。
還有一點,就是隨著消費主體人群的轉變,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軍,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,當下互聯網大廠都希望通過布局相關領域,貼近這個主力消費人群。
相對于其他品類,餐飲、茶飲等生活剛需領域,無疑是貼近Z世代消費群體的最佳渠道,2019年,美團就推出新式茶飲品牌“美象美茶”,主打年輕用戶群體。“盒馬咖啡”的入局同樣是契合了這一發展趨勢。
在弄清了“盒馬咖啡”誕生的理由之后,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其后續的發展。 共2頁 [1] [2] 下一頁 關注公號:redshcom 關注更多: 咖啡市場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