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飲是一門精打細算的生意,70% 的餐飲店都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洗牌。

外行做餐飲,會經歷哪些坑?
沒有人統計過究竟有多少坑,但有數據佐證 :中國新開業餐飲店的平均壽命只有508 天,也就是說,絕大多數餐飲店都活不到兩年,足見餐飲業里的坑有多大。在這些倒下的餐飲店背后,有行業新人,也有餐飲老手,踩坑這件事似乎和經驗無關。
比如,第一次做餐飲怎么組建團隊?如何提升后廚流程的效率?加盟一個品牌要考察哪些東西?這些問題,每天都困擾著無數新餐飲人。
在這樣的背景下,如果一個餐廳用 3 年時間開出 55 家店,也許算不上成績出色。但這 55 家店里,有不少都是外行開的,這個故事一下就變得有趣了。
這個叫曉彭肥腸雞的品牌,不止想要回答如何開好一家餐飲店,更試著回答另一個問題 :如何培養一個好店長、好加盟商,讓單店的成功可以持續復制。
用黃金三角做管理
接手曉彭肥腸雞楊家坪店的時候,劉光生從來沒想過自己會開不好一家小店。
在過往的三十幾年,他在部隊當過特種兵,在公司做過王牌銷售,也做過地區代理,當過經銷老板。
雖然從來沒有親自開過飯店,但劉光生覺得,和天南地北地跑生意比起來,這是小事一樁。不需要別人教,也不會有什么問題。店一開業,劉光生才發現他完全低估了做餐飲這件事。
人員管理,是大部分外行遇到的第一個問題。
不到 200 平米的店面,10 余名員工,人手足夠充足,但不會管人,生意做起來就會一團亂麻。
店里員工不知該怎么培訓,前廳后廚算賬總是算不明白,客人一多就招呼不過來,客人少了又沒有宣傳策略……
劉光生開始覺得分身乏術——既要守著前廳,怕客人來了服務不夠到位;又要守著后廚,菜品質量得親自把關。就算這樣,生意和口碑還是不算好,嚴重打擊了劉光生的信心。
“就像學醫一樣,念書的時候以為自己什么病都能治,真到了臨床才發現自己什么都做不好。”劉光生說。
不到十天,總部發現楊家坪店經營數據異常,劉光生被“約談”了。總部發現,主要問題就出在團隊管理上。團隊不穩定工作就難以落地,需要趕緊建立起穩定的團隊模型。
曉彭的團隊模型是以店長、后廚主管、前廳主管為核心建立的鐵三角。店長統籌兼顧,后廚主管負責采買算賬和菜品把控,前廳主管做好接待和服務。每個人把控好職責范圍內的人和事,把總部的方法、規范一層層貫徹下去。
劉光生對現在的團隊很是自信,在他看來,這家店如今能做到月入 60 萬元,秘密就在“鐵三角”。哪怕是店里其他員工都請假,只要鐵三角夠穩,也能支撐起這家店。
有了穩定的團隊框架,分工明確,自然就能抽出時間把握細節。而這些細節,在曉彭的運營指導里都有展現。
門店位置不好,就要用好線上流量,但怎么發朋友圈、發什么內容、什么時候發,這些都是細節 ;周邊白領多,外賣宣傳不可少,傳單怎么發、怎么影響到公司員工、外賣網站怎么運營,還是細節 ;都說菜品標準化,那蘿卜應該切成正方形還是三角形,這些細節也有講究。
劉光生總結道,“以前做經銷生意,就像手里有一百元,只要少花一點,最后能給自己剩下十元,就算是掙了錢;但做餐飲不一樣,餐飲是不能錯過任何一個細節,把每一毛錢都攢起來,最后湊成十元錢。”
做餐飲就是無數細節之和。
這些細節,在總部叫運營賦能、經營手冊,在門店就是一個個鮮活的店長、廚師長和前廳主管。好品牌要給加盟店的,不只是一套門店方法論,還得有組織成長觀。
后廚流程極致高效
如果說新人吃虧是福,老餐飲人為什么也會在加盟這條捷徑上翻車?
和劉光生相比,謝磊已經做了十幾年的餐飲。
面館、中餐、干鍋、湯鍋、火鍋……進入社會開始,謝磊就一直在開店。從家鄉黔江走到重慶,再走到古都西安。輾轉經手過很多家店,加盟過很多品牌,卻一直沒有起色。
當謝磊轉讓了西安的火鍋店回重慶時,正是曉彭肥腸雞籌備第一家分店的時候。一經了解,他十分看好曉彭的產品和模式。于是,便以合伙人的身份入駐了曉彭南坪店。
不過,令信心滿滿的謝磊沒想到的是,曉彭交給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做后廚廚師。
曉彭肥腸雞的企業文化就是這樣。甩手掌柜是帶不好一家店的,所有的店長都要從基層開始做起。每一個崗位的工作,做店長的都要親自體驗。
而后廚管理,作為曉彭流程高效、高質出品的秘訣,更是培養店長的關鍵。
曉彭對菜品質量的要求很高,菜品的打包率達到了40%,每5 桌客人,就有2 桌要打包鍋底。菜品質量好,成本就會高,這也使曉彭的毛利比普通餐飲更低一些。為了在低毛利的情況下獲得更高的利潤,必須從門店流程下手:出品要更高效,翻臺要更快速。
以謝磊現在經營的重慶洪崖洞店為例,店里總共16 張桌,每桌的消費在兩百多元,日均營業額穩定在 1-2萬元,也就是說,平均每天能翻5 臺。而后廚只有4 個人,每鍋菜的出品時間大約半小時。
因此,后廚的工作必須有條不紊且高效地進行 :采購多少材料,提前備多少菜,每鍋菜的分量各是多少,高峰期怎么同時管理好幾只高壓鍋……錯了任何一個細節,整個鏈條都會斷開。
從來沒有下過廚房的謝磊在后廚一待就是三年。
大到后廚管理,小到員工餐,一切親力親為。以前看起來無從下手的事情,到今天謝磊已經可以信手拈來。
“以前開店的時候,總覺得自己是老板,管理好店里的員工就夠了,沒有想過后廚有這么多學問。”但也正是因為親手做過這些復雜又細碎的工作,謝磊成為洪崖洞店長時才能把門店經營得如魚得水。
現在謝磊獨自經營著洪崖洞店。店內座無虛席、客流如潮,穿梭在其中,每一桌要上什么菜、每份菜有多少分量,在他心里都有一本賬。

選加盟,什么最重要?
餐飲這門生意從來就是外行看熱鬧,內行看門道。
加盟品牌究竟在加盟什么?是這家店的名氣?菜品好?還是公司提供的運營體系?
很少有品牌告訴加盟者,選擇品牌最核心的影響要素是什么。而加盟者如果沒有透過品牌名氣看清本質,加盟也只是花錢買了個招牌。
在曉彭肥腸雞的邏輯里,總是在一開始就告訴加盟者 :我是一家什么樣的店,我能帶給你什么?
加盟者給曉彭以信任,曉彭就回饋專業。從選址邏輯到團隊搭建,再到后續長期的運營策略,曉彭都給加盟者準備了完備的通關秘籍。
從選址開始,就會有專業團隊下場,替加盟商考察店面。不難發現,曉彭肥腸雞的選址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:一線的商圈,三線的位置。既能借到繁華商圈的人流,又能節省商圈一線的昂貴租金。
再到團隊搭建和流程梳理,正如劉光生和謝磊的店鋪一樣,曉彭有一套自己研究的經營體系,哪怕是第一次開店的新人,也能參照這個體系經營好一家店。
但比這更重要的是,加盟者需要認同和支持曉彭的文化理念,才能發揮出 120% 的作用。
在曉彭的加盟商里有一對夫妻。他們的店開在成都金堂縣這個小縣城的美食街。兩夫妻沒有做過餐飲,更沒有做過大生意。他們的活計,就是為金堂縣當地的餐飲店供應芋頭。
2018 年,曉彭找到了這對夫妻做芋頭供應商。兩夫妻發現曉彭的生意格外好,隨即也想要開一家這樣的店。一開始,就連公司都猶豫,小縣城的生意能好嗎?
小地方、小規模、零經驗,兩夫妻不懂怎么做生意。但他們認準了一點,這家店在重慶都做得好,咱們照著干就行。他們一切運營的決策都交給公司,總部說什么,夫妻倆就干什么。
不懂什么叫私域流量,兩口子就直接復制粘貼,公司說什么時候發朋友圈,就什么時候發,時間和內容都一模一樣。
作為一家社區店,總部給金堂店的目標,就是要把周邊的居民區“打穿”“做透”。
兩口子輪流到附近的街區發傳單,直到把附近的街區都滲透為止。他們就記著總部那句話,“要讓方圓 500 米的人在糾結今天晚上吃什么的時候,首先想起的,是曉彭肥腸雞。”
跟著走、照著做,這家夫妻加盟店的經營效果顯著。一個縣城店,只用了 4 個月時間,就做到了日均 8000 元的營業額,月凈利達到 5-6 萬元。
國慶一過,兩夫妻就坐了一小時的車趕到成都,開始了第二家店的選址。
餐飲是一門精打細算的生意,70% 的餐飲店都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洗牌。有太多人在這條路上吃過虧,也有太多想加入的人擔心自己的經驗不足。
曉彭的目標,就是為更多人提供一個好生意的模板,告訴你好的加盟應該是什么模樣。
選址、管理、運營……這些餐飲人可能會踩到的“坑”,曉彭會提前為你鋪平。
不論是經驗豐富的老炮,還是初入食場的新人,加入曉彭的聯盟,它都能帶你領悟餐飲生意的謎底。
關注公號:redshcom 關注更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