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6日報道 據《日本經濟新聞》網站4月24日報道,日本三菱重工業公司將在本世紀30年代把可用卡車運輸的超小型核反應堆投入商用。預計其發電量僅為現有100萬千瓦級核反應堆的兩千分之一,將在受災地區等地作為脫碳電源靈活使用。小型反應堆可以埋在地下,易于控制事故風險。隨著世界范圍內的脫碳潮流,重新評估核電站的動向日益普遍,“小型化”技術的基礎也在不斷擴大。
三菱重工開發的是名為“微型反應堆”的核反應堆。其最大電力輸出設定為500千瓦。不要說與超過100萬千瓦的傳統核反應堆相比,即使與該公司開發的小型核反應堆(30萬千瓦)相比,“微型反應堆”的發電量也要小很多。
它是可以裝進卡車集裝箱中的核反應堆,高約3米,寬約4米,重量預計不到40噸。除了用在偏遠地區和災害地區之外,還設想可在太空中作為運輸電源使用。在得到國內外的許可后,它可望最早在本世紀30年代實現商用。
與現有的核反應堆相比,“微型反應堆”因在人類生活范圍內運行,安全性也將進一步提高。“微型反應堆”是將堆心和冷卻劑等所有設備放入膠囊型容器中,因此氣密性得以提高。由于使用的是高濃縮鈾,因此可以在不更換燃料的情況下運轉25年左右。如果燃料用完了,整個反應堆將被一起回收,這種運行機制盡可能減少了維護的必要性。通過將其安裝在地下,還可以降低遭受災害和恐怖襲擊的風險。
冷卻劑損失容易引發核電站事故,而“微型反應堆”也可以抑制冷卻劑損失導致的核電站事故風險。由于采用的不是傳統的液體、而是固體的石墨類高熱導體,它被環繞式安裝在堆芯周圍,在反應堆啟動時起到傳導堆芯熱量的作用,而在發生事故之際則有利用外部溫度自然冷卻的功能。
它的建設成本預計為數十億日元(1元人民幣約合19.6日元——本報注),大大低于現有核電站(120萬千瓦、6000億日元規模)。雖然1千瓦時的發電成本比現有核電站高,但是可以控制在離島的電力成本水平,能夠在偏遠地區作為性價比較高的脫碳電源加以利用。
在世界范圍脫碳進程加快的情況下,核電作為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穩定電源被重新評估。歐盟宣布,進入2022年以后,把核能定位成與天然氣一道有助于脫碳化的能源。
在這種情況下,全球采用輸出功率在30萬千瓦以下小型反應堆的機會越來越大。因為功率低、易于維護,通過埋在地下或游泳池里,即使在發生地震等災害時,它也比現有核電站的安全性更高。據海外電力調查會稱,世界上正在開發的小型反應堆約有70座,美國、俄羅斯等國都在著手開發。
小型核反應堆的開發也在不斷取得進展。美國國防部為了驗證可作為應急電源使用的移動型超小型反應堆,選定美國BWX技術公司等進行合作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也在為月球表面設置反應堆而征集設計方案。技術革新使得小型反應堆的應用范圍正在擴大。(來源:參考消息網)
搜索更多: 新能源 |